2024年6—8月全球天气特征
摘 要:使用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等地面观测数据以及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对2024年6—8月全球天气概况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极端降水频发,降水显著偏多及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英国西北部、北欧西部、大高加索山脉地区、印度半岛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新几内亚岛、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日本中南部、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美国中北部和五大湖地区、巴西南部等地;受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和稳定的大陆高压的共同影响,全球陆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 ℃或接近常年,多地出现极端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6—8月,全球共有21个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其中7个登陆,并给当地带来强风雨天气,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全球天气;高温热浪;暴雨;热带气旋;洪涝;极端性
中图分类号:P422.1文献标志码:A
1 全球天气概况
1.1 降水
2024年6—8月,全球陆地主要降水区位于英国西北部、北欧西部、中欧南部、大高加索山脉地区、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中亚东部和北部、南亚、东南亚、我国中东部及云贵川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大部、新西兰大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西部沿海地区、美国五大湖地区西部、墨西哥、环加勒比海地区、智利南部、非洲中部以及南非好望角地区,上述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在250~500 mm,其中,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地区、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孟加拉国、缅甸大部、泰国北部、老挝北部、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北部和东部、我国南方、日本中南部、墨西哥南部、哥伦比亚西北部、委内瑞拉中北部、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等地累计降水量在600~1 400 mm,局地超过1 500 mm。与历史同期相比,英国西北部、北欧西部、大高加索山脉地区、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南半岛大部、菲律宾群岛北部、新几内亚岛、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日本中南部、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美国中北部和五大湖地区、巴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局部地区降水量超过了历史同期极大值;南欧大部、东欧南部、俄罗斯中西伯利亚地区及远东地区北部、印度半岛东南部、加拿大中北部、美国中南部、巴西中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局地偏少8成以上。
1.2 气温
2024年6—8月,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偏高,除北欧、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加拿大西部和东部、美国西北部和东北部、墨西哥中部、智利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2~6 ℃外,全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 ℃或接近常年;中欧东部、东欧大部、俄罗斯中西伯利亚北部和远东地区、印度半岛北部、我国华北南部和江南地区、澳大利亚中部、美国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高6 ℃以上;7—8月上旬南极大陆气温也异常偏高,其中8月上旬南极东部地区平均气温偏高8 ℃以上。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6—8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平均气温均偏高1.5 ℃,气温不断创新高,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6—8月。
1.3 热带气旋
2024年6—8月,全球共有21个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同期偏少6.37个。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8个(4个登陆),中北太平洋1个,东北太平洋7个,北大西洋4个(3个登陆),北印度洋1个。登陆的热带气旋给当地带来了大范围强风雨天气,造成了严重影响。
2 全球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
2024年6—8月,全球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主要为高温热浪、暴雨、热带气旋等,同时还诱发了干旱、野火、森林火灾、洪涝以及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在多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部分灾害性天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极端性突出等特点。
2.1 全球多地出现了极端性高温天气
2024年6月,北美南部、非洲北部、南欧、西亚等地出现持续性高温热浪,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地受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超过592 dagpm。伊拉克东部多个省份最高气温达50 ℃,南部济加尔省最高气温达51 ℃;沙特阿拉伯麦加长时间处于高温天气过程中,局地最高气温达到51.8 ℃,创下该地最高气温极值记录,众多朝觐者因酷热及相关疾病死亡。7月,受持续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和稳定的大陆高压共同影响,南欧大部、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半岛北部、中亚、美国中西部、墨西哥北部等地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 ℃)普遍在7~15 d,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美国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在20 d以上。北非、阿拉伯半岛、北美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部分地区最高气温45~50 ℃,局地超过50 ℃。欧洲南部、东欧南部、俄罗斯西南部、美国西部、墨西哥北部等多地最高气温超过历史极值,其中,俄罗斯莫斯科7月4日最高气温为32.7 ℃,打破了该地历史最高气温极值记录(1917年,32.2 ℃)。8月,全球气温增温趋势依旧显著,北半球多地出现了持续性高温天气,其中西班牙、法国南部、意大利、希腊以及罗马尼亚等地的站点最高气温超过41 ℃;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国最高气温超过50 ℃;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南方、美国和墨西哥等地遭遇大范围持续性高温闷热天气,多地最高气温打破历史同期记录。持续高温对电力供应、民众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也引发部分国家地区的干旱发展,野火多发。
2.2 登陆台风少,但影响大、受灾重
台风“格美”7月25日0时前后在中国台湾宜兰县南澳乡沿海第一次登陆,25日19时50分前后在中国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后西行北上,穿过福建、江西等地。台风“格美”云系庞大,强度猛烈,影响范围广,受其影响,24—28日,台湾、福建、浙江东部和南部、江西中西部和南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广东中北部和东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在100~300 mm,福建、浙江、广东、湖南四省的多个地市累计降雨量400~875 mm,台湾地区中南部局地1 000~1 922 mm。另外,24—29日,中国辽宁中东部、吉林东部等地累计降雨量在100~300 mm,辽宁沈阳和鞍山、吉林通化等地累计降雨量400~557 mm,辽宁沈阳朱家房达650.1 mm。辽宁、湖南、江西等地1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据统计,台风“格美”在中国造成超过百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5.6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14 km2。
台风“珊珊”于8月28日23时在日本九州鹿儿岛登陆。8月26—31日,日本南部沿海出现100~300 mm降水,其中九州岛、四国岛及本州岛南部沿海出现300 mm以上的过程降水,本州岛南部沿海的观测站点累计降水达644.1 mm。台风“珊珊”导致的持续性强降雨引发了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致使稻田被压垮,农作物损失严重。此外,九州地区多条重要道路被洪水冲毁,导致交通中断,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通勤带来了极大不便。
此外,8月5—8日,飓风“黛比”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南卡罗来纳州两次登陆,风暴给美国东部地区带来了强降雨、风暴潮和洪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风暴还导致大量用户电力供应中断,数百架航班取消,以及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2.3 中美洲南亚东南亚多国遭遇严重洪涝灾害
6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初,受赤道辐合带中的低压影响,中美洲多国强降水频发。来自北半球北美西部的偏北干空气和南半球偏南干冷空气的卷入,还出现了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国共有至少30人死于山体滑坡和洪水,数千人被迫离开家园。
2024年6—8月,受西南季风影响,南亚、东南亚多国持续多降雨,异常偏多的降雨量或局地强降雨引发了印度古吉拉特邦、特里普拉邦、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及孟加拉国东部和东南部等地河水上涨,造成了严重洪涝灾害,并在局部地区引发了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中,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多次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的天气过程。8月25—27日泰国北部持续3 d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强降水引发了大面积洪涝,泰国北部的清莱、素可泰和普拉等五个省至少有3万人受到洪水的影响。此外,西非和非洲中部地区也多降雨天气,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乍得、苏丹等国出现了洪水,造成数百人员伤亡和上万民众流离失所。(来源:国家气象中心;作者:霍达)